出版物

托马斯•海贝勒教授出版的中文著作(自2003年起)
所有著作完整列表请参阅英文版本

2022

托马斯°海贝勒 (Thomas Heberer),东普鲁士与中国——追溯一段不解之缘, Wuhan: Wuhan University Press 2022. http://www.wdp.com.cn/book/toBookInfoDetailPage.action?id=11111&flag=1

2020

如何认识和研究中国社会. 50年中国研究经验分享 (How to Understand <research on China’s Society. Analysis of 50 years fieldwork experience in China). 洪大用/刘少杰 (主编) (edited by Hong Dayong and Liu Shaojie),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研究. 郑杭生社会学大讲堂实录 (Sociology and Social Research in China. “Zheng Hangsheng Great Lecture Series“.  北京: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 (Beijing: Renmin University Publishing House 2020), 220–235.

2019

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一种个人的政治学的分析。 北大政治学评论,5 (2019), 169–188.

2018

(与安娜∙什帕科夫斯卡娅共同撰写) 数字化技术下政治代表的转型:中国的案例及其理论意义。国外理论动态, 10/2018: 68–77。(文章链接)

2017

中国研究的兴起与发现真实中国。 郁建兴跟托马斯∙海贝勒探访。南京社会科学, 5/2017: 1–10.

(∙海贝勒,中国研究文选。 郁建兴 (主编)。 杭州, 浙江大学出版社。

“代表” 概念的回顾及其在中国的应用。 国外理论动态, 5/2017: 51–66。

中国城市化的新道路:城市居住区的重构。伯纳德 ∙ 朗格洛克,铜元局。中国重庆一个工人社区的生活与工作。埃斯林根, 2017: 100-133.

发现真实中国与中国研究的兴起, 托马斯•海贝勒访谈录, 作者 郁建兴。南方周末, 2017年3月16日.

2016

中国将何去何从?处在发展与停滞中的中国,杜塞龙刊, 100/2016 : 32–33.

杜塞尔多夫的中友好协会创办40 周年:我们是否还需要的中有些?,杜塞龙刊物, 100/2016 : 10/12.

托马斯•海贝勒,俞可平,安晓波共同编著的“中共的治理与适应”第二版:比较的视野。北京:中央编译出版社,2016。

2015

托马斯•海贝勒 (与舒耕德共同撰写):中国“地方政府发展主义”的持续与变迁。国外理论动态, 2015年11月: 101–112页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:处于市场行为,社会道德和民族 责任感之间的民族企业家。凉山民族研究,北京:民族出版社,2015年:234–258页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,俞可平,安晓波(主编):中共的治理与适应。比较的视野。北京,中央编译出版社,2015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,安雅•森次:环境变化对中国的稳定和潜在冲突的影响。in: Hans-Günther Brauch et al. (Hg.), 应对全球环境变化, 灾害及安全:威胁,挑战,缺陷和风险。 南京,2015年:168–186页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,俞可平,安晓波(主编):发展主义与中国地方政府的战略行为体。近期调研的初步发现 (托马斯•海贝勒和安晓波, 中共的治理与适应。比较的视野)。北京:中央编译出版社,2015年:144–182页。

2014

托马斯•海贝勒:在环境治理方面汉族 “文明者” 与彝族 “非文明者” 的争论 – 四川凉山自治州的一个案例研究。 Background Paper No. 2/2014 of the “Competence Network ‘Governing in China'”.
(文章链接)

2013

洪雅筠,从红色憧憬到田野现实。王海 (Thomas Heberer) 与德国中国研究的转型,台北(台湾国立大学),2013,[洪雅筠采访托马斯海贝勒]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,杨雪冬,舒耕德共同主编:“主动的”地方政治:作为战略群体的县乡干部”。北京 :中央编译出版社,2013年。

杨雪冬,托马斯•海贝勒,舒耕德:地方政治的能动者——一个比较地方治理的分析路径。《东南学术》,2013年第04期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,杨雪冬,舒耕德:导论。地方政治的能动者视角。海贝勒,舒耕德与杨雪冬主编:主动的地方政治。作为战略群体的县乡干部。北京:中央编译出版社,2013年12月:1–26页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,舒耕德:作为战略性群体的县乡干部。海贝勒,舒耕德与杨雪冬主编:主动的地方政治。作为战略群体的县乡干部。北京:中央编译出版社,2013年12月:27–64页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,雷内•特拉培尔:政府绩效考核,地方干部行为与地方发展。海贝勒,舒耕德,杨雪冬主编:主动的地方政治。作为战略群体的县乡干部。北京:中央编译出版社,2013年12月:293–322页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,舒耕德:作为战略性群体的县乡干部 (上)。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》,2013年第一期:83–93页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,舒耕德:作为战略性群体的县乡干部 (下)。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》, 2013年第二期::85–97页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:政府绩效考核、地方干部行为与地方发展。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》,2013年1月14日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:中国当前形势之我见。《国外理论动态》,2013年第1期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:期待改革政策的具体落实。(来源:人民网(北京)2013年11月12日)文章链接

2012

托马斯•海贝勒,迪特•格鲁诺,李惠彬共同主编:中国与德国的环境治理(比较的视角) (中文)。 北京 :中央编译出版社,2012年。

迪特•格鲁诺,托马斯•海贝勒,李惠斌, 中文版序言。­托马斯•海贝勒,迪特•格鲁诺,李惠彬(主编):中国与德国的环境治理(比较的视角)。 北京 :中央编译出版社,2012年:1–19页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,安雅•森次:沟通,激励和监控对地方行为的影响。托马斯•海贝勒,迪特•格鲁诺,李惠彬(主编):中国与德国的环境治理(比较的视角)。 北京 :中央编译出版社,2012年:58–89页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:当今中国参与中存在的问题:城市社区。Yves Sinto­mer, Rudolf Traub-Merz,张俊华 (主编),亚欧参与式预算。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2012年:122–137页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:德国杜伊斯堡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海贝勒:最终将成为人类共有理想。(来源:“参考消息”)文章链接

2011

托马斯•海贝勒:中国政治改革的困境。吕增奎 (主编),民主的长征。海外学者论中国政治发展,北京:中央编译出版社,2011年:47–74页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:德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王海–就温家宝访问德国接受采访。(《华商报》2011年7月4日)文章链接

2010

托马斯•海贝勒:自上而下建立公民社会结构?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》,2010年第6期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:环境治理的制度缺陷与地方灵活变通——在中国“十二五”改革国际论坛的演讲”。(来源:中国改革论坛网2010年10月31日)文章链接

托马斯•海贝勒:公民文化与社会责任, 中国报道,2010年11月。文章链接

2009

托马斯•海贝勒,舒耕德,杨雪冬共同主编:从群众到公民——中国的政治参与。北京 :中央编译出版社, 2009年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:致力于促进中德了解。《对外大传播》,2009年第2期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:一位德国教授眼中的中国社会。(来源:“中国报道”2009年9月)文章链接

托马斯•海贝勒:20 世纪中国政治史,对现代化玉山值得追求。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》,2009年5月:36–44页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,吴志成:中国公民社会,现在与未来。唐晋(主编),中国策,公民社会,北京:人民日报出版社,2009年: 33–54页。

何增科,托马斯•海贝勒(王海),舒耕德:中国地方治理改革,政治参与和政治合法性初探。唐晋(主编),中国策,政治与政府信任,北京:人民日报出版社,2009年: 13-24页。

2008

托马斯•海贝勒:德国媒体为何“妖魔化”中国?(来源:新华网(北京)2008年4月23日)文章链接

托马斯•海贝勒:我和《北京周报》的故事。(来源:《北京周报》2008年4月16日)文章链接

2007

托马斯•海贝勒:中国的民族企业家与民族认同。《民族研究》,2007年第4期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,何增科,舒耕德:城乡公民参与和政治合法性,北京 :中央编译出版社,2007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:民族的企业家阶层与民族的认同意识。(来源:彝学网2007年5月17日)文章链接

托马斯•海贝勒,迪特•格鲁诺:德国的行政改革– 以公民参与与及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关系为例。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》,2007年1月:76–81页。

何增科,托马斯•海贝勒(王海),舒耕德:中国地方治理改革,政治参与和政治合法性初探。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》,2007年4月:69–77页。

何增科,托马斯•海贝勒(王海),舒耕德 :城市选举带来制度变化和合法性。何增科,托马斯海贝勒(王海),舒耕德(主编),城乡公民参与和政治合法性,北京: 中央编译出版社,2007年:135–169页。

何增科,托马斯•海贝勒(王海),舒耕德 :以新的社会保障模式来中央政府的合法性。何增科,托马斯•海贝勒(王海),舒耕德(主编),城乡公民参与和政治合法性,北京:中央编译出版社,2007年:200–224页。

何增科,托马斯•海贝勒(王海),舒耕德 (主编):中国地方治理改革,政治参与和政治合法性初探。

何增科,托马斯•海贝勒(王海),舒耕德 (主编):城乡公民参与和政治合法性,北京:中央编译出版社,2007年: 330–349页。

2006

托马斯•海贝勒:中国公民社会,现在与未来。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》,2006年3月: 16–29页。

2005

托马斯•海贝勒: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。《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》,2005年第5期:9–11页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:西方公民社会观适合中国吗? 《南开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05年第2期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:凉山彝族企业家。 社会和制度变迁的承载者。 北京:民族出版社,2005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,诺拉•绍斯米卡特:西方公民社会观适合中国吗?《南开学报》,2005年2月: 64–71页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:中国的社会政治参与– 以社区为例。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》,2005年3月: 17–24页。

2004

托马斯•海贝勒:转型国家的战略集团与国家能力。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》,2004年1月:31–49页。

托马斯•海贝勒:卫礼贤的社会学观 – 评 “中国人的经济心理学” 及其对当代的意义。孙立新,蒋锐(主编),《东西方之间》,济南 :山东大学出版社,2004年:159–183页。

2003

托马斯•海贝勒:作为战略群体的企业家。中国私营企业家的社会与政治功能研究。北京:中央编译出版社,2003年。